2016年 第07期目录
国家科研基金项目专题研究 (1) 论中国特色的“道路隐喻”与“旗帜隐喻” 王伟杰[1];陈勇[2] (4) 我国财政管理机制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 王海龙;杨建飞 (7)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稻米文化 周艳鲜;阳亚妮 (11) 电影《鲜花》:哈萨克民族艺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 卢兆旭 (15) 和谐医患关系视域下医学人文精神理性回归的路径 朱慧;丁建飞;何成森 哲学与文化思想研究 (18) 互联网+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生忠军;王婷婷;崔惠茹 (22) 论科技发展与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”——基于互联网发展的思考 杨顺昌;杨建义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(26) 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元论失败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吴亚杰 (29) 立规与立德:党纪建设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分析 李春霞[1];李敏[2] (32) 新市民群体中青少年利益诉求渠道研究 张丽杰 (35) 作为嵌入式治理的基层协商民主创新——以芜湖S社区为例 孔卫拿;郭淑云 (39) 城市社区治理中解决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有效路径——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 马子琪 (42) 社会流动对社会矛盾影响的实证分析——以重庆为例 涂雪莉 (46) 新加坡多元民族政策与美国族裔政策的比较研究 高蕊;毕跃光;田锦宗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(51) 金融自由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李超;王丽 (55)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:我国CPI与PPI偏离的实证研究 陈张杭健;王力 (60) 7-eleven便利店在大陆的发展对策——基于台湾市场的比较分析 程春 (63) ERP环境下矿业企业财务一体化的探讨 高文;姚健睿 (66) 智能制造的发展:现状、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星星 法学研究 (69) 仲裁案外人程序保障体系研究 韩佳秀 (72) 德国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法学基础探究 孙彩月 (75) 论我国大规模环境侵权损害的多元化救济 彭宇翔 (78) 从司法判例看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的侵权责任 尤佳[1];蒋先立[2] (82) 公司混合并购中的经理人自利动机及其法律约束 高文超 (85)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让与担保入法问题研究:范畴、争议与价值衡量 杨翱宇 历史学研究 (90) 戊戌变法中的日本因素 孙波 (94) 赵尚志军事文书的思想价值研究 郭力宇 (97) 日本关东军对东北抗联使用化学武器初探 孙桂娟 文学研究 (99) 通达而兼容:刘将孙的文学理论 何跞 (102) 文艺学建构中审美文化研究的三重价值启示 弓依静 (104) 卡明斯诗歌中语言变异现象的隐喻解读 王琦 (107) 伯纳德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的犹太伦理道德观解读 薛丽 语言学研究 (109) 《说文·女部》字的科学解析及文化内涵考 高芳 (113) 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“字书并无”类文字现象研究 孙建伟 (118) 《论语译注》“君子”译文商榷六则 黄佳琦 外语与翻译研究 (120) 英语语音变异理据窥探 薛泽芳;张有为 (124) 陈季同《中国故事》翻译研究 黄惠铮 (127) 变译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原创网游英译 张义 (130) 合成空间理论视角下隐喻的意义研究 于磊 (133) 方位词“上”和“下”的功能性成分与“手”的转喻和隐喻 徐丹 文化艺术研究 (136) 呼玛河流域鄂伦春民歌研究概述 马静波[1];秦婉丽[1];崔亚虹[2] (139) 品牌感知在广告创意中的实施 王淼 (142) 粤北瑶族耍歌堂歌的艺术特征 赵旭超 (145) 基于生理机能特征的老年产品设计研究 朱建春 (148) 谢尔西《第八钢琴组曲(Bot-ba)》的“意向性”表达 孙红丹 教育科学研究 (150)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王晓征 (154) 高校诚信教育路径探讨 李爽 (157)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预警机制研究 张旭 (159) “互联网+”视域下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策略研究 马广芹;孟德泉 (162) 试论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影响 董云飞;韩楠;吴刚 (165)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探析 赵丽娟;岳乐;姜文孝 (168) 慕课环境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辛明远;王永 (170)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——以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谢肖力;周萍 学科教学研究 (172) 生态系统范式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张春燕 (176) 论日语口译教学技能训练 林韶南 (178) PBL多元互动英语语块教学行动研究 周乐乐 (182) 基于CBI理论的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构建探讨 周苹 (185) 综合素质本位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李海霞
|